周易与环境科学
安阳周易研究会会长秦文学
中国的祖先为了解决“空濛天象,洪荒地险,紧迫人生”三大问题,达到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的目的,也就是说,为了让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,采用“上观天文,下察地理,远取诸物,近取诸身”的方法,形成了易经文化。于此同时,人类为了选择居住地,逐渐产生了环境科学的萌芽,盘庚迁殷可以说是历史上较早的选址活动;古人称为堪舆、地理。先秦之后,秦汉时期风水进入酝酿时期,魏晋南北朝,堪舆术进入传播时期;到隋唐五代,是堪舆术的蔓延时期;宋代,堪舆术进入盛行时期,明清的堪舆术开始泛滥。
《灵城精要》上讲:黄河是中国第一大风水,因为黄河从东到西,九曲十八弯,周边五岳来朝,产生了三皇五帝,尧舜禹汤等这些伟大的祖先。后来黄河北移,和长江环抱泰山,形成中国第一大气脉,孕育了象周文王、孔子、孟子等等一批著名圣贤之士。
堪舆文化,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,其中,有科学的成分,例如,选址,从历史上看,我国的大古都,基本上没有遭受过大的自然灾害,象地震,泥石流等这些毁灭性的灾害。寺庙道观,许多建造在大山当中,但是也没有遭受这些灾害。说明堪舆文化有一定的科学性。并逐步被现代科技所证实。
中国古代建筑理论是在《周易》思想影响下构建起来的,中国最早建筑学理论“堪舆学”就是在《周易》思想上形成的。“堪舆”,又叫“地理”。“堪舆”讲的主要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之间关系的学问,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建筑哲学。《淮南子》中讲“堪舆”,是指天地运行之道以及与其相应的月令阴阳变化。唐代严师古在关于“堪舆”的专著《堪舆金匮》时说:“许慎云:堪,天道;舆,地道也”。因此“堪舆”之本义乃是天地之道,堪舆之学,即天地之学。它主张“法天地,法四时”。按照堪舆的要求,建筑住宅从选址到规划、设计、施工,都要周密地考虑到天文、地理、气象等多种自然因素,从而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。
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在采用“相形取胜”选址上。堪舆学说关于建筑选址的最佳格局是“背山、面水、向阳”,也就是堪舆师说的“前要照、后要靠”。“照”,就是照水。“靠”,就是要靠山。向阳,则背阴;面南,则背北。这个观点是从中国的所处地域的实际总结出来的,在中国所处的地理纬度范围之内,背山,可以阻挡冬天北来的寒流;面南,可以迎来夏天南来的凉风;向阳,可以取得良好的日照;照水,水是生命之源,有利于取水、养殖。上应天时,下适地理,环境优雅,居住祥和。
堪舆理论的另一个观点是“辨方正位”。四正方位是住宅建筑的规划布局和选址的一个重要原则。要求用罗盘定位确定四正方位,以取面南的方位最佳。中国传统建筑,从京城到农村,从皇宫到民居,从道观到寺庙,大都建在面南背北的方向上。在中国所处的纬度上,冬至时,阳光可以较多的进入室内,有助于提高室温;夏至时炎热的阳光不至于直射到屋里,因此,坐北向南的屋室,可以收到冬暖夏凉的效果。
“相土尝水”也是堪舆学的重要方法。古代选择宅地十分重视水土质量。伍子胥营造苏州城,先堪察了当地水土质量才选定位置。隋文帝统一天下,因长安旧城建都数百年,水量不足,且水质不好,另在长安东南建立新城。郭璞建温州城,取土称之,江南土轻,所以建在江南。今日勘察证明,温州地质情况确优于江北。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水轻的地方,多出秃头和患大脖子病;水重的地方,多出肿腿和不能走路的人;水甜的地方,多出端庄美丽的人;水辣的地方,多出长恶疮的人;水苦的地方,多出鸡胸驼背的人。上述虽属经验之谈,但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。科学研究表明,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,大都是从食物和水土中摄取。
“藏风聚气”是堪舆学的重要思想。古代讲风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,一是形胜,选择好地势。二是选好水好土的地方;三是选好穴,即藏风聚气的地方。气对堪舆学来说是最重要的内容,古人有“风水以气为主”的说法。什么叫“穴”呢?穴指的是气集聚的地方。藏风聚气就是要求避开对人生有害的风和有害的气,而藏聚对人生有利之风和有利之气。古代对气十分重视,现代对空气质量更为重视。古代中国北方传统式住宅结构是四合院,为什么要建四合院呢?按照道家说法就是为了藏风聚气。四合院里的影壁墙也起到这个作用。为什么住宅门不能直冲大路呢?大路既是车马人行道,又是风道。道路上的风直冲宅门,容易生病。
堪舆的思想实质上是天人合一的思想,是要选择对人生活的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,符合现代环境科学思想,也符合人们的要求。建筑理念起源于《周易》,在六十四卦中有很多卦直接涉及。《系辞传》曰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盖取诸于大壮。”古代的宫也是室,室也是宫。说的是古代人们冬天居住在洞穴,夏天露宿于野外。后来,圣明之人才教人建筑上有栋,下有椽檐的房屋,以遮风避雨,大壮卦的象就像古代的房屋。大壮卦乾下,震上,卦象阳爻就像栋梁,上面两阴爻尤如在椽檐上的茅草。大过卦的卦辞将全卦比作栋梁。同人卦中初九爻有“同人于门”,有房门;丰卦上六爻中有“窥其户”,有“户”;坎卦六四爻有“纳约自牖”,“ 牖”即“窗”。明夷卦六四爻有“于出门庭”;夬卦有“扬于王庭”;艮卦有“行其庭”,节卦有“不出户庭”“不出门庭”等。“庭”即“庭院”。这些记载都表明古代住宅房屋的结构有门、有窗、有庭院。门窗既可以通光,又可以通气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看来古人也十分重视空气质量。
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认为,堪舆文化,“在建筑学中有其特殊价值,它集天文、地理、建筑为一体,全面探讨建筑布局、空间分割、方位确定、陪衬物设施等问题,蕴涵着东方审美意识,同建筑工程学虽大异其趣,却相得益彰。堪舆学对建筑工程的作用,主要在考虑如何合理布局,使建筑物对人的生理、心理产生良性影响。它由古代神秘文化演变而来,至今有着特殊研究价值,不可以迷信视之。”堪舆文化是以研究居室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影响为中心,可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生态环境学。 但是,几千年来对堪舆的“神化”,使堪舆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。在古代堪舆文化当中,由于当时科学文化的落后,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,附会上了一些迷信色彩,所以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扬弃的方法,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由此及彼,由表及里,弃其糟粕,吸取精华。使优秀的堪舆文化与现代环境科学相结合,为现代社会服务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。
- 上一篇:赣南营前风生水起的奥秘
- 下一篇:论黄帝宅经对人居环境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