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》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,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《周易》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(姬昌)根据《河图》《洛书》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的(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),后又经孔子作述而更加完备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。被誉为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。在古代是帝王之学,即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商家必修之术。历代古贤圣人、帝王将相如越王勾践、三国孔明、明开国功臣刘伯温等用它来治天下、平国乱。韩国甚至把八卦图嵌入国旗之中。
易字从日从月,阴阳变也。《易》也被称为变经,易道周普即无所不备的意思,有“人更三圣,世历三古”的说法。从本质上讲,《周易》也是一部占卜、预测的奇书,是总结预测规律理论的书。但预测只是《周易》中的一个小道,所谓“技之末也”。它上通天文,下通地理,中通人事,无所不通,无所不包。读懂了它你就是无所不知的神人。它的思维模式是宇宙与人的天人合一。《系辞》中的“生生之谓易”,是对“易”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。“易”就是“生”,而““生”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,没有一刻停息。它并没有设定一个“主宰者”来创造生命,而是说明自然界本身就是不断地生成、不断地创造。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,是以“生生”为基本的存在方式。
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,自经孔子删《诗》《书》,订《礼》《乐》之后,由他编著了六经,赞述《周易》以来,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,在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、班固的《汉书》,以及范晔的《后汉书》中,都记载有孔子以下的易学传承的系统。但自唐宋以后,我们所读的《周易》,关于《十翼》的排列顺序,事实上,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。
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,孔子授商瞿,商瞿授鲁桥庇子庸。子庸授江东臂子弓,子弓授燕子家。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,子乘授齐田何、子庄。孔子去世后,其学生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,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,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。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,并非太准确的资料。唯所世留传有《子夏易传》一书,真伪难辨,但又确有古代“易学”思想的价值。西汉时,田何授王同子中(东武)、周王孙(洛阳)、丁宽(梁)、服生(齐),四人皆著《易传》数篇,但后世已散佚。至于阴阳、纳甲、卦象等易学,自田何到丁宽后,又有一系。即主阴阳之说的焦延寿著的《易林》一书,迥然打破《周易》的蹊径自成一体。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,著有《京房易传》,开启了象数易学的阴阳“纳甲”之门。因此,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。
《易经》包括《经》和《传》两大部分;又有理义与象数两派六宗之说。《四库全书》“总目”中把易学流派分类为义理派和象数派:老庄、儒理、史事三宗归属于义理派,占卜、禨祥、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。
《经》又分为《上经》和《下经》。《上经》三十卦,《下经》三十四卦,一共六十四卦。六十四卦由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。每一卦由卦画、标题、卦辞、爻辞组成。
每个卦画都有六爻,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。阳性称为“九”,阴性称为“六”。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,依次叫做初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上。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。
标题与卦辞、爻辞的内容有关。卦辞在爻辞之前,一般是说明题义的作用;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,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。
《传》一共七种十篇,分别是:《彖》上下篇、《象》上下篇、《文言》、《系辞》上下篇、《说卦》《杂卦》和《序卦》,古人把这十篇“传”叫做“十翼”,意思是说“传”是附属于“经”的羽翼,即用来解说“经”的内容的。
《彖》是专门对《易经》卦名和卦辞的注释。
《象》是对《易经》卦名及爻辞的注释。
《文言》则专门对乾、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。
《系辞》是对《易经》的整体评说。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《易》的产生、原理、意义及易卦占法等进行全面、系统说明的著述。其内容博大精深且惟妙惟肖的阐发了许多从《易经》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,是《易经》的哲学纲领。
《说卦》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,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。
《杂卦》则是将六十四卦,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,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。
《序卦》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。
《易经》理论与天地万物的规律完全一致,囊括宇宙的一切,天地万事万物没有一个能跑出它的范围之中。《易经》的基本原理主要有:
一、“天人合一”是《易经》最基本的思维模式
“天人合一”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,它是《易经》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,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。
《易经》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它用乾、坤二卦代表天、地,天、地便代表了自然界。在《易经》看来,天地间的万物均“统”之于天,地与天相辅相成,不可缺一。但地毕竟是“顺从天”的,所以,天又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。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“生”,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,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。因为人有“仁义”之性、有“性命”之理,是天地之精灵。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,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。用《易经》的话来说,就是“裁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”。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,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,更要“裁成”、“辅相”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,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。
《易经》的这种“天人合一”的宇宙思维模式,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,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。“天人合一”是人类最高的境界。儒家的文化也是分天地人的,天道、地道、人道是统一的,三才是统一的。这种观察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,我们称之为易经的思维方法。
二、“天人感应”的思想是《易经》的思想精髓
天人感应、阴阳感应的思想也是唯物主义的思想。《周易》认为;心即是易,能知事物之变化。其实,最微小的变化莫过于心动,无影无踪但又实实在在的存在。《周易》的预测术却能知晓你的心动以及你心动的目的和规律,它能以小明大、见微知著,也就是微观与宏观相联系的原理。通俗点讲,叫一滴水可以反映整个太阳。既然这样,我们就得按客观规律办事,一切从实际出发。《乾卦》中讲到的天的规律就是整个宇宙的客观规律,具有高度的抽象性。在《坤卦》《无妄卦》《随卦》《巽卦》中讲到了要顺从规律和当时的客观环境才会吉祥。这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。虽然《易经》中常讲到祭祀的重要性,但主流还是唯物辩证的。所说的天、泽、火、雷、风、水、山、地八卦,就是物质世界的八种物质和现象,以它们为元素组成六十四卦来说明天、地、人中的一切事物和道理,这本身就是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。
阴阳之道是《易经》总体哲学思想的核心;阴阳对称、阴阳平衡、阴阳和谐的观念,就是强调矛盾的思维方式,是《易经》里面最突出的一个思维方式。其中阴、阳二爻,二气消长的规律又是卦象的核心。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:除了“卦”本义上的一阴一阳,《易经》还将“阴阳”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,把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,人文现象都赋予了“阴阳”的涵义。例如、从自然现象来看:“天为阳,地为阴;日为阳,月为阴;暑为阳,寒为阴;明为阳,暗为阴;昼为阳,夜为阴;……”。从社会人文现象来看:“男为阳,女为阴;君为阳,民为阴;君子为阳,小人为阴;刚、柔,健、顺,进、退,伸、屈,贵、贱,高、低,……”。
依上述,《易经》认为:无论是社会生活,还是自然现象,都存在着对立面,而这个对立面就是“阴阳”。
应变是《易经》的基本法则:《易经》自古就有“变经”的说法,如对天道运行的规律《系辞》中说:“《易经》之为书也不可远,为道也屡迁,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,上下无常,刚柔相易,不可为典要,唯变所适。”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。“易,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事物有变就有常,有常就有变。《易经》就在这种“变动不居”中、显示了“恒常通久”的不变法则,又在这种“恒常通久”中、表现了“唯变所适”的可变规律。这种规律就是所谓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、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”。
所以《易经》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,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,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。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,不违天逆常,择“时”与识“中”而变,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。
把握事物发展的度是《周易》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的贡献;从《乾卦》《屯卦》《泰卦》《否卦》等卦中所讲的内容可以看出,事物发展的过程总是有进有退、有反有复、吉凶交替,由低级到高级呈螺旋式的形态的。《象》中经常讲到的中、中正也是这个意思。就是说,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合适、不多不少、不左不右、不过不及、刚柔适度。有的事情为了防止向坏的方面转化,就要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;有的为了促使事物进一步向前发展,就必须突破一定的度,以量变促质变。后来的儒家中庸思想,受《易经》的影响较大,也极力地发挥了这一点。
三、先天八卦,后天八卦与河图,洛书
先天八卦:先天八卦是竖立在北半球上。上为天为乾,下为地为坤,左为南为离,右为北为坎。
阴阳八卦图
后天八卦:后天八卦是平放在地面上,人站在北半球的北面。上离下坎,左震右兑。北方为坎位,南方为离位,东方为震位,西方为兑位,东北为艮位,东南为巽位,西南为坤位,西北为乾位。
河图所表示的数据:
一六居北方为水,二七居南方为火,三八居东方为木,四九居西方为金。五十居中间为土。在玄空学中有:一六共宗,二七为朋,三八同道,四九为友,五十相守。如果同一宫内,数据出现:一六合化水,二七合化火,三八合化木,四九合化金。
载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五居中央。三元地理中常用洛书图配先天八卦。九宫数与风水卦:一白坎,北方水,壬子癸三山。二黑坤,西南土,未坤申三山。三碧震,东方木,甲卯乙三山。四绿巽,东南木,辰巽巳三山。五黄中宫,戊己土。六白乾,西北金,戌乾亥三山。七赤兑,西方金,庚西辛三山。八白艮,东北土,丑艮寅三山。九紫离,南方火,丙午丁三山。
- 上一篇:”易经文化“与”量子纠缠“
- 下一篇:赣南营前风生水起的奥秘